8.清帝雍正朱批諭旨說:“山右(今山西)大約商賈居首,其次者猶肯力農,再次者謀入營伍,最下者方令讀書。朕所悉知,習俗殊可笑。”這反映出當?shù)?/div>
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經躍居首位 B.學而優(yōu)則仕的傳統(tǒng)已被拋棄
C.重農抑商政策并沒有得到實施 D.傳統(tǒng)觀念因追求財富而改變
9.下列王朝定都于今河南省的有①秦②東漢③唐④北宋
A.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②③④
10.“雖非最古老的,卻是最長命、延綿不斷的人類文明僅存碩果”的文明是
A.埃及文明 B.兩河文明 C.中華文明 D.印度文明
11.下列成就出現(xiàn)在雅典“古典時代”的有①伯里克利改革②帕特農神廟建造③ 希羅多德撰寫《歷史》 ④柏拉圖撰寫《理想國》⑤《荷馬史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2.歷史上有這樣一座城市,以奧斯曼建筑而著稱,還有羅馬甚至古希臘風格的建筑;眾多的清真寺與許多古老的基督教堂和猶太會堂并立。這一座城市是
A.羅馬 B.雅典 C.伊斯坦布爾 D.巴黎
13.右圖為清末某一時期的通商口岸分布圖(黑色區(qū)域代表通商口岸),這一狀況應是哪一條約的產物?
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14.1791年12月21日,法國國民公會投票通過決議,給一位思想家樹立雕像并以金字題詞——“自由的奠基人”。這位思想家是
A.洛克 B.孟德斯鳩 C.霍布斯 D.盧梭
15.拿破侖晚年曾說過:“我真正的光榮并非打了四十次勝仗;滑鐵盧之戰(zhàn)抹去了關于這一切的記憶。但是有一樣東西是不會被人忘卻的——那就是……”這指的是
A.《法國民法典》 B.遠征俄國 C.拿破侖帝國 D.奧斯特里茨戰(zhàn)役
16.19世紀上半期俄國詩人普希金曾這樣贊揚俄羅斯歷史上的一位人物:他“讓俄羅斯騰空而起”。這位人物是
A、彼得一世 B、亞歷山大二世 C、尼古拉二世 D、斯大林
17.1898年英國首相說:“大國的斗爭已經不再——像1830年或者甚至1860年那樣——只限于歐洲問題,而是牽涉到遍布全球的市場和領土問題”。對此英國采取的主要手段是:
A.資本輸出加強壟斷 B.自由競爭商品輸出
C.提供技術推銷機器 D.宣傳宗教精神控制
18.1918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尚未結束,一名德國中學歷史教師奧斯瓦爾德·斯賓格勒發(fā)表了震驚世界的歷史哲學名著《西方的沒落》。聯(lián)系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對國際格局的影響,“西方的沒落”中的“西方”應該是指
A.英國、法國、德國、奧匈 B.英國、法國、德國、美國
C.英國、法國、德國、俄國 D.英國、法國、德國、日本
19.右圖為1918年初蘇俄發(fā)行的宣傳畫,題為《列寧同志清掃地球的垃圾》。其寓意是
A.蘇俄大力倡導愛國衛(wèi)生運動
B.蘇俄大力倡導環(huán)境保護
C.蘇俄正在進行災后重建
D.蘇俄正在廢除舊制度建設新社會
20. 19世紀晚期一西方報紙稱“甲午以后,中國有三黨:守舊黨……意在,F(xiàn)存之局面;中立黨……意在保國以變法;維新黨……意以作亂為自振之機。文中的中立黨和維新黨分別是指
A. 太平軍和洋務派 B. 洋務派和維新派
C. 維新派和革命派 D. 義和團和同盟會
21.在新民主義革命時期,下列地方曾經為中共中央機關所在地的是
A.上海、 延安 B.上海、廣州 C. 廣州、延安 D.南京、西安
22.右圖是一份中國知識分子創(chuàng)辦的對工人進行啟蒙宣傳的雜志《勞動音》,她創(chuàng)辦于
A.戊戌變法時期 B.辛亥革命時期
C.五四運動后 D. 北伐戰(zhàn)爭中
23.下列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通過的國際文件,中國政府代表參加簽字的有①《聯(lián)合國家宣言》②《開羅宣言》③《雅爾塔協(xié)定》④《聯(lián)合國憲章》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4.解放戰(zhàn)爭時期,由劉伯承、陳毅、鄧小平指揮的,為解放長江北以各省奠定基礎的戰(zhàn)役是
A.遼沈戰(zhàn)役 B. 淮海戰(zhàn)役 C.平津戰(zhàn)役 D. 渡江戰(zhàn)役
25.右圖為《共同綱領》的文件,涉及的內容有:
A.規(guī)定了國家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
B.規(guī)定了人民代表大會與多黨合作的政治協(xié)商制度
C.規(guī)定了國家政權的性質和基本政策
D.規(guī)定了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
26.照片(左)是歷史的記錄。該照片攝于
A.土地改革時期 B.大躍進時期
C.文化大革命時期 D.改革開放時期
27.右圖為一張某學生保存的畢業(yè)證書。當時他在學校最有可能參加的活動是
A.與外國留學生進行學術交流 B.參加土地改革
C.參加紅衛(wèi)兵運動 D.參加“三大改造”
28. 2004年時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致電印度總統(tǒng)說:50年前中印兩國共同倡導,做出了“20世紀國際關系史上的一個創(chuàng)舉,對人類和平與發(fā)展事業(yè)作出了重要貢獻。” 這個“創(chuàng)舉”是
A.提出“求同存異”一方針 B.發(fā)起建立七十七國集團
C.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D.簽署《京都議定書》
29.如圖所示的曲線反應羅斯福新政前后的
A.農產品價格的波動
B.社會失業(yè)率的起伏
C.銀行倒閉數(shù)量的變化
D.公共工程投資額的增減
30.歐債危機中瀕臨“國家破產”的冰島得到了一筆“救命錢”——為期兩年的21億美元緊急貸款。按國際慣例,冰島是向下列哪個國際組織提出金融援助請求的
以下每小題3分 ,共15題,每一選項的分值可能為0、1、1、3分,請選出最佳一項多選不得分。
31.請根據(jù)下面一組歷史圖片的內容選出最恰當?shù)闹黝}
A.中華文化與周邊國家文化產生了雙向交流
B.中國文化對周邊地區(qū)和國家具有向心力
C.中國唐朝重視與東鄰日本、朝鮮的關系
D.東亞諸國形成以中國儒家文化為軸心的東亞文化圈
32.研究者在探究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原因時,發(fā)現(xiàn)了如下有趣的現(xiàn)象:與實行民主政體的雅典地理條件相似、同屬于希臘世界的某些城邦國家如科林斯、麥加拉建立的卻是寡頭政體。從該現(xiàn)象中能夠得出的結論是
A.地理環(huán)境是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決定性因素
B.雅典城邦實行民主政治是地理環(huán)境制約的結果
C.雅典民主政治是經濟、政治、歷史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D.地理環(huán)境與民主政治的形成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
33.西方國家的“三權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東西,它和中國兒童游戲中的“錘子、剪刀、布”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對此種說法最準確的理解是
A.正確,講出了三權分立的實質
B.比較貼切,道出了三種權利之間的制約關系
C.不妥,三種權利的關系不是簡單的單向制約
D.不妥,三種權利的關系應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34.美國《獨立宣言》中原有這樣一段文字:英王喬治三世“侵犯了一個從來沒有冒犯過他的遠方的民族的人身神圣的使命和自由的權利,俘虜了他們并把他們作為奴隸賣到另一個半球去,使許多黑人慘死于運輸途中”。 后來卻把這一段刪掉了,你認為其原因是 ①它具有煽動黑人反抗白人種族歧視的意味 ②它不利于美國人民團結一致對付英國 ③它指責英王犯下了侵犯人權的罪行 ④北美存在種族歧視,而這段文字替黑人申辯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5.人們一提到中國,往往就想起長城;提到埃及,往往就想到金字塔。這表明長城、金字塔
A.是這個國家最悠久的歷史文化遺產 B.是國家歷史文化的元素符號
C.是古代建筑成就的代表 D.寄托了民族的情感
二、非選擇題(共75分)
36.雅典民主政治(10分)
材料一:(雅典)最初是實行君主政體,以后讓位于由九個執(zhí)政官主持的寡頭政治。這九個執(zhí)政官是主要執(zhí)政官,全部屬于貴族。……后來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發(fā)展。急速發(fā)展的貿易創(chuàng)造出一個強有力的中產階級……,要求政治自由化。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梭倫尋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違背公正必然要擾亂公眾的生活。個人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于是,權威的根基就被摧毀了。
——摘自(加)哈羅德·伊尼斯《傳播的偏向》
(注:梭倫改革的主要內容有:廢除以城邦公民人身作抵押的所有債務;以財產的多寡為標準重新劃分城邦公民的等級;設立四百人會議和陪審法庭,作為最高行政和司法機關。)
材料三:我們的政體確可以稱為民主政體,因為行政權不是掌在少數(shù)人手中,而是握在多數(shù)人手中。當法律對所有的人都一視同仁……時,民主政體的優(yōu)越也就得到確認。
——伯里克利的演說
怎樣理解材料二中“權威的根基就被摧毀了”?(2分)
根據(jù)材料,分析梭倫改革的進步作用和對社會觀念的導向作用。(4分)
(3)伯里克利的話是否符合實際?為什么?應當如何看待雅典的民主政治?(4分)
37.改革推動社會的進步、和諧與繁榮。(12分)
(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晉地狹人貧,秦地廣人寡,故草不盡墾,地利不盡出。于是誘三晉之人,利其田宅,……(使其)務本于內,而使秦人應敵于外。故廢井田……任其所耕,不限多少。
——《通典.食貨》
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商鞅為什么要“誘”三晉之人,三晉之人為什么會受商鞅之“誘”,結果如何?(3分)
(2)商鞅變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會轉型時期進行的重大改革。面對社會轉型,兩次改革要解決的主要矛盾各是什么?舉例說明。(4分)
(3)依據(jù)改革的措施,概括說明兩次改革的特點(2分)
(4)唐朝前期的興盛,就制度、人才的作用而言,史學界大致有兩種看法:(一)制度和人才相得益彰,其中制度是主要的,人才是次要的;(二)制度和人才相輔相成,其中人才是主要的,制度是次要的。你同意哪種觀點?結合所學知識闡明你的理由。(3分)
38.中國的近代化是在一個特殊的歷史條件下開始進行的,同時也是一個極其艱難的過程。(14分)
(1)與歐美國家的近代化比較而言,中國近代化的歷史條件“特殊”在哪里?(4分)
(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江南制造總局造船廠,1868年已著手建造螺輪蒸汽艦了。造螺輪蒸汽艦是1845—1850年間在歐洲推廣使用的。1850年后被用于軍事。
——摘編自徐泰來《中國近代史記》
材料二、克服技術的落后是一個巨大的困難,尤其是當那些西洋顧問和教習自己就不很專業(yè)時,更是如此。自強規(guī)劃所造出的槍炮艦船的性能及其低劣,這就導致需要不斷從國外購置槍炮。
——[美]徐中約《中國近代史,1600—2000:中國的奮斗》
根據(jù)材料,歸納洋務企業(yè)制造軍艦的技術狀況。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洋務運動失敗的外部原因。(2分)
(3)近代以來,人們對辛亥革命的認識因角度的不同出現(xiàn)多種說法。有人將辛亥革命理解為1911年秋至1912年春發(fā)生的一系列事件;有人把辛亥革命理解為20世紀社會革命中的1900—1913年階段。請回答:
第一種說法主要是從哪一方面審視辛亥革命?列舉相關史實加以說明。(2分)
結合社會思想和社會生活方面的變革對第二種說法加以說明。(2分)
(4)新中國建立后中國人民真正站立起來了。右圖為現(xiàn)珍藏在中國革命博物館的《小崗村“包產到戶”契約》,內容如下:
1978年11月 地點:嚴立華家
我們分田到戶,每戶戶主簽字蓋章,如以后能干,每戶保證完成每戶的全年上交和公糧。不在(再)向國家伸手要錢要糧。如不成,我們干部作(坐)牢剎(殺)頭也干(甘)心,大家社員也保證把我們的小孩養(yǎng)活到十八歲。
小崗村村民為什么要簽訂這樣一個契約?他們在簽訂這個契約時為什么會有擔憂?實際結果如何?這個契約帶來了怎樣的歷史影響?(4分)
39.16世紀以來,人類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領域都發(fā)生了重大變化,開啟了現(xiàn)代化的世界進程,但各國現(xiàn)代化道路各具特色。(14分)
(1)概述世界現(xiàn)代化進程的基本趨勢(基本特征)(2分)
(2)1492年,哥倫布航行到達美洲,開啟了世界歷史的新時代。有人認為,哥倫布是因為“迷路了”,才偶然“發(fā)現(xiàn)”了美洲。也有人認為,當時即使沒有哥倫布,也必然會有別人“發(fā)現(xiàn)”美洲。
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的觀點并說明理由。(4分)
(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802年,英國議會通過了第一部《工廠法》規(guī)定,車間的墻壁和天花板應該每年用石灰刷白兩次;每個學徒都應該得到兩套整齊的衣服;工廠必須為男女兩性兒童安排分別宿舍,并有足夠數(shù)量的床鋪;工作時間決不允許超過十二小時;在學徒的頭四年中,教育是必須要做的事;視察員發(fā)現(xiàn)工廠有傳染病的話,他們有向保安審判官所屬郡法院提出報告的任務……
———保爾.芒圖《十八世界產業(yè)革命》
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英國政府制定《工廠法》的原因并評價英國政府在解決這些問題中的作為。(4分)
(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工業(yè)革命催生了英國近代文官制度。1853年政府有關部門提出《關于建立常任英國文官制度的報告》,建議實行公開競爭考試錄用制,并認為考試科目應有四類:古典文學;
數(shù)學和自然科學;政治經濟學、法學和近現(xiàn)代哲學;現(xiàn)代語言、近現(xiàn)代史和國際法。……1870年樞密院關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規(guī)定,多數(shù)重要文官職位必須……通過公開競爭考試,擇優(yōu)錄用。該令的頒布成為英國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標志。
——摘編自閻照祥《英國政治制度史》等
如何理解“工業(yè)革命催生了英國近代文官制度”?(2分)
(5)二戰(zhàn)后世界格局發(fā)生了深刻變化。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法國政府建議……把法國和德國的煤、鋼工業(yè)的生產全部置于一個高層權利機構的管理之下……歐洲聯(lián)邦的第一步是發(fā)展經濟,煤、鋼的聯(lián)營立即為它提供了一個共同的基礎,……這樣形成的聯(lián)合生產將明顯使法、德之間的戰(zhàn)爭不但不可思議,而且也極不可能進行。
—— 摘自《舒曼計劃》(1950年)
根據(jù)材料,分析說明《舒曼計劃》的目標是什么?為什么煤鋼聯(lián)營會使法德之間爆發(fā)戰(zhàn)爭變得“極不可能”? (2分)
40.近日我國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法律決議,決定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材料一、爭取抗戰(zhàn)勝利的中心關鍵,在使已經發(fā)動的抗戰(zhàn)發(fā)展為全面的全民族抗戰(zhàn)。只有這種全面的全民族抗戰(zhàn),才能使抗戰(zhàn)得到最后的勝利。
——《關于目前形勢與黨的任務的決定》
(1)結合所學知識,試從政治、軍事兩個方面論證材料一的觀點。(2分)
材料二、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蘇聯(lián)援華物資通過西北陸路運到中國,英美物資通過香港、越南和1938年開通的滇緬公路運到中國。威廉·凱寧在《飛越駝峰》一書中指出:“從這方面看,中國維持戰(zhàn)爭的能力完全變成了一個供應問題。”
1942年3月,中國和美國合作,開辟了從印度阿薩姆邦汀江至中國云貴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空中航線——駝峰航線。
3年中,中、美通過這條航線,將大量物資空運到中國境內,并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
(2)根據(jù)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開辟駝峰航線的必要性及其作用。(4分)
材料三、帝國所以向美英兩國宣戰(zhàn),實亦為……東亞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戰(zhàn)以來,……戰(zhàn)局并未好轉,世界大勢亦不利于我。加之敵方最近使用殘酷之炸彈,頻殺無辜,慘害所及,真未可逆料。如仍繼續(xù)作戰(zhàn),……將破壞人類之文明。……此朕所以飭令帝國政府接受聯(lián)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戰(zhàn)詔書》(1945年8月14日)
(3)材料中日本將接受的“聯(lián)合公告”指的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評《停戰(zhàn)詔書》對侵略戰(zhàn)爭的辯解。 (4分)
(4)歷史反省
材料一:東京審判
1946年1月設置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由中、英、美、蘇、法、澳、荷、加、新(西蘭)、。ǘ龋、菲各1名法官,共11名法官組成。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審判從1946年5月開始,歷時兩年零7個月,共公開開庭818次,英文庭審記錄4.8萬余頁,包括日本在內的12個國家共419名證人出庭作證,779人書面作證,有關證據(jù)資料達8000件,其中檢察方提供的證據(jù)資料21200頁,辯護方提供的證據(jù)資料26800頁,法庭判決書長達1231頁,列舉了詳細判罪理由,用7天時間才宣讀完畢。
1948年11月法庭以破壞和平罪、戰(zhàn)爭罪和違反人道罪判處東條英機等7人絞刑。
材料二:當年日本報刊刊登的日軍暴行照片
材料三: 《東史郎日記》(日本參戰(zhàn)士兵)
十二月四日(1937年) 我們的任務是直驅南京。約莫跑了兩個小時,看見右岸的一間民房,……兩個估計已過六十歲的老頭被帶了過來。翻譯訊問了許多問題,有人對他們又是打又是踢。……一個下士拔出了軍刀砍下去!……兩個老頭兒的血在地上流淌。
上游傳來叫喊聲,……兩個青年拼命朝對岸游,無數(shù)的子彈追逐著他們,……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射出殺人的子彈。
材料四:《拉貝日記》(時任德國駐南京商務代表)
12月16日(1937年) 前一段時間我們所經歷的狂轟濫炸和連續(xù)的炮擊同我們眼下所經歷的可怕時期相比簡直算不了什么。安全區(qū)外已經沒有一家店鋪未遭洗劫,F(xiàn)在掠奪、謀殺和屠殺在安全區(qū)也開始出現(xiàn)了。安全區(qū)里的房子,不管有沒有懸掛旗子,都被砸開或洗劫了。
材料五:日本過去實行了錯誤的國策,走了戰(zhàn)爭道路,“其殖民統(tǒng)治和侵略給許多國家,特別是亞洲各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損害和痛苦”。對于過去殖民統(tǒng)治和侵略“深刻反省和發(fā)自內心的道歉”。
日本要深刻反省歷史,吸取歷史教訓,“必須把戰(zhàn)爭的悲慘告訴給年輕一代,以便不再重犯過去的錯誤”。
——日本首相村山富市講話(1995年8月15日)
回答:根據(jù)所學知識,結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東京審判”?(15分)
歷史試卷答案及評分標準
第Ⅰ卷 選擇題(1—30題,每題2分;31—35題,每題 3分,共75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C B A C D C D B C A C B D 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A A D C A C A B C B C C C A
題號
分值 31 32 33 34 35
3 B D C C B
1 C \ D B\C B\D A\B C \ D
0 A A A D A
二、非選擇題(共75分)
36、雅典民主政治(10分)
(1)怎樣理解材料二中“權威的根基就被摧毀了”?(2分)
開始以財產取代血緣關系作為權利分配的標準,消弱了貴族世襲特權。(2分)
根據(jù)材料,分析梭倫改革的進步作用和對社會觀念的導向作用。(4分)
避免城邦公民因債務以人身作抵押而失去自由,擴大了民主政治的范圍(社會基礎),首開雅典民主政治之先河;西方人的民主意識逐步形成。(2分)
以財產多寡為標準劃分權利等級,有利于工商業(yè)(社會經濟)發(fā)展;西方人逐步形成追求財富的觀念。(2分)
(3)伯里克利的話是否符合實際?為什么?應當如何看待雅典的民主政治?(4分)
不符合。
在古代雅典雖然全體公民都可以擔任官職,享有政治權利,但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真正享有民主權利,占人口大多數(shù)的奴隸、婦女和外邦人被排斥在公民之外,是沒有任何政治權利的。(2分)
有利于調動城邦公民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有利于推動社會經濟和文化的進步。但它只是少數(shù)人的民主。(2分)
(建議僅答不符合不給分)
37、改革推動社會的進步、和諧與繁榮。(12分)
(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商鞅為什么要“誘”三晉之人,三晉之人為什么會受商鞅之“誘”,結果如何?(3分)
答:因為要發(fā)展農業(yè)生產,增強經濟實力;(1分)
“利其田宅”,廢井田,獎勵農耕,受益巨大;(1分)
經過幾年的努力,秦國由弱變強(國富兵強)(1分)
(2)商鞅變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會轉型時期進行的重大改革。面對社會轉型,兩次改革要解決的主要矛盾各是什么?舉例說明。(4分)
商鞅變法:奴隸主貴族和新興地主階級之間的矛盾,如廢井田開阡陌、廢分封行郡縣等。(舉一例說明即可)(2分)
北魏孝文帝改革:落后的鮮卑族文化和先進的中原文化之間的矛盾,如實行遷都、推行漢化政策等。(舉一例說明即可)(2分)
(3)依據(jù)改革的措施,概括說明兩次改革的特點(2分)
商鞅變法:創(chuàng)設新制度;北魏孝文帝改革,學習借鑒中原文化。(2分)
(4)關于制度、人才對唐朝前期興盛的作用,史學界大致有兩種看法:(一)制度和人才相得益彰,其中制度是主要的,人才是次要的;(二)制度和人才相輔相成,其中人才是主要的,制度是次要的。你同意哪種觀點?結合所學知識闡明你的理由。(3分)
說明:任何一種觀點,邏輯合理,任意3點即可。
同意第一種觀點:(1)政治上實行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中央集權制,有利于政治的清明。(2)經濟上推行輕徭薄賦政策,調動農民生產的積極性,是經濟繁榮的保證。(3)科舉制的推行,抑制了門閥世族勢力,有利于人才的選拔。擴大了封建統(tǒng)治的基礎,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于政局的穩(wěn)定。(4)當然,唐朝前期人才作用也十分重要。唐太宗、唐玄宗前期廣招賢才、知人善任,鼓勵直言極諫,是唐朝興盛的重要原因。(5)總之,制度保證了唐朝前期的繁榮和人才的選拔,二者相輔相成。其中制度是主要的,人才是次要的。
同意第二種觀點:(1)唐朝是人治的社會,人才是唐興盛的根本原因所在。唐太宗、唐玄宗前期廣招賢才、知人善任,鼓勵直言極諫,圣君賢相是唐朝興盛的根本。(2)選拔大批有才能的人做官,賢相能臣保證制度的推行。(3)制度是人創(chuàng)立的。人可以創(chuàng)造制度,也可以破壞制度,唐玄宗統(tǒng)治的后期,崇信佞臣,朝廷政治日益敗壞足以證明這點。(4)當然,制度作用也非常重要?婆e制度,有利于人才的選拔。好的制度能使人盡其才,唐前期三省六部制,制約了君權相權,不使權力腐敗。(5)總之,唐朝前期人才和制度相輔相成,唐朝前期的興盛人才起主要作用,制度是次要的。
37、中國的近代化是在一個特殊的歷史條件下開始進行的,同時也是一個極其艱難的過程。(14分)
(1)與歐美國家的近代化比較而言,中國近代化的歷史條件“特殊”在哪里?(4分)
歐美國家資本主義發(fā)展,啟蒙思想充分準備,歷史的必然;(2分)
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民族危機不斷加深;學習西方,缺乏廣泛的社會基礎,是被動的。(2分)
(2)根據(jù)材料,歸納洋務企業(yè)制造軍艦的技術狀況。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洋務運動失敗的外部原因。(2分)
已能制造歐洲那樣的螺輪蒸汽艦,但造艦技術仍然落后;(1分)
西方列強不希望中國富強,他們不會讓中國掌握真正的先進技術;聘請的一些洋匠、顧問專業(yè)水平不高,并謀取私利。(1分)
(3)第一種說法主要是從哪一方面審視辛亥革命?列舉相關史實加以說明。(2分)
政治革命(政權變更)。武昌起義、中華民國的成立、《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頒布。(2分)
結合社會思想和社會生活方面的變革對第二種說法加以說明。(2分)
民主共和的觀念逐漸傳播并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深入人心);剪辮易服和廢止纏足等社會習俗的變革之風初開。(2分)
(4)小崗村村民為什么要簽訂這樣一個契約?他們在簽訂這個契約時為什么會有擔憂?實際結果如何?這個契約帶來了怎樣的歷史影響?(4分)
改變生活的困境(不再向國家伸手要錢要糧);(1分)
因為當時實行的是集體經濟(人民公社或土地公有),不允許分田到戶(聯(lián)產承包);(1分)
不久之后,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在全國農村迅速推廣;(1分)
改革開放率先在農村取得突破。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解放和發(fā)展了農村生產力。(1分)
39、(1)概述世界現(xiàn)代化進程的基本趨勢(基本特征)(2分)
分散到整體;傳統(tǒng)的農業(yè)社會轉變到工業(yè)社會(或政治民主化,言之有理即可)(2分)
(2)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的觀點并說明理由。(4分)
觀點: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1分)
理由:哥倫布遠航的目的地是東方(或印度、中國),結果卻到了美洲,這是偶然的。(1分)
當時已經具備了“發(fā)現(xiàn)”美洲的歷史條件即商品經濟發(fā)展;尋金熱;陸上商路受阻;科技條件具備等,是必然的。(2分)
(3)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英國政府制定《工廠法》的原因并評價英國政府在解決這些問題中的作為。(4分)
工業(yè)革命在促進城市化的進程中產生了很多社會問題,工人生存狀況惡劣,勞資矛盾加劇等,工人不斷斗爭;政府為緩和社會矛盾采取相應措施。(2分)
英國政府出臺各項法令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維護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工人的政治和經濟權利并未得到實際保障,其他社會問題也未得到有效解決。(2分)
(4)如何理解“工業(yè)革命催生了英國近代文官制度”?(2分)
經濟規(guī)模擴大,社會分工更為復雜,要求政府進行高效的專業(yè)化和制度化管理,要求文官具有較高的知識水平和管理能力。(2分)
(5)根據(jù)材料,分析說明《舒曼計劃》的目標是什么?為什么煤鋼聯(lián)營會使法德之間爆發(fā)戰(zhàn)爭變得“極不可能”? (2分)
在歐洲維持和平、避免戰(zhàn)爭。(1分)
對煤鋼等基礎工業(yè)實行共同管理,消除了兩國之間進行戰(zhàn)爭的主要工業(yè)基礎(保證煤、鋼資源不再用于戰(zhàn)爭目的)。(1分)
40、近日我國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法律決議,決定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1)結合所學知識,試從政治、軍事兩個方面論證材料一的觀點。(2分)
政治上:國共兩黨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1分)
軍事上:中國軍民進行了頑強抵抗,如淞滬會戰(zhàn),粉碎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1分)
(2)根據(jù)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開辟駝峰航線的必要性及其作用。(4分)
中國國防工業(yè)薄弱,長期戰(zhàn)爭消耗,軍用物資匱乏。
蘇德戰(zhàn)爭爆發(fā),蘇聯(lián)無力援華;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日本占領東南亞大部分地區(qū),英美援華物資通道被切斷。
中美等國結成反法西斯同盟,盟國希望中國牽制日軍。
。ㄒ陨先2點2分)
從物質上支援了中國抗戰(zhàn),鼓舞了中國軍民抗戰(zhàn)的士氣;有利于中國對日作戰(zhàn)并將日軍主力牽制在中國戰(zhàn)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作出了貢獻。(2分)
(3)材料中日本將接受的“聯(lián)合公告”指的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評《停戰(zhàn)詔書》對侵略戰(zhàn)爭的辯解。 (4分)
《開羅宣言》(1分)
回避了侵略中國和東南亞的事實;美化戰(zhàn)爭目的,掩蓋侵略本質;推卸戰(zhàn)爭責任;沒有寫明“無條件投降”,將投降辯解為挽救人類文明;不承認戰(zhàn)爭錯誤,不利于反思戰(zhàn)爭罪責。(任3點3分)
(4)根據(jù)所學知識,結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東京審判”?(15分)
本題采用分項評分方法。評分觀察的要素是:觀點、史實、論述、組織。
評分項一:觀點:正義的審判、二戰(zhàn)的成果不容挑戰(zhàn)
評分項二:史實(能提取材料所提供的信息)
法庭的法官來自多個不同國家,具有廣泛的代表性;
盟國是為反法西斯而戰(zhàn),審判具有正義性;
日軍在戰(zhàn)爭中犯下累累罪行,事實清楚,證據(jù)確鑿;
日本有良知的政治家和有識之士,對戰(zhàn)爭有深刻反省和謝罪。
評分項三:論述:能夠進行由表及里的論述
評分項四:組織:敘述成結構
注:有觀點而無史實者,不給分。
word版下載:
文綜學習 http://ukshopfit.com/wenke/